“喧嚣之后”,其实是此时的心境,在新年开工的第一天。从上海姑娘去江西男朋友家,因第一顿饭的逃离,以及诸多谈论乡村文明衰落的文章。龙应台的《目送》,总在这个时间被人们频繁的摘抄出来,在微信里、在博客上,在心里……

回程的高铁上,邻座的警察大哥感慨,初中没毕业的发小在上海搞物流发了,言语里充满了对这个行业的羡慕,他的爱人甚至鼓励他“一切都不晚”。我默默的想,大哥您腰上别着64式才叫威风呢——隔行如隔山啊。

三年前,我们怀揣着“不会修电脑”(注:IT科班生常常被拉去修电脑)的理直气壮加入到国企这个大平台,投身于钢铁电商和供应链领域。从线上的B2B交易到地面的仓储管理,以及基于第三方货权监管的供应链融资。风风火火跑遍了各地钢厂、从(银行)支行谈到总行,彼时各方平台也纷纷雄起逐鹿中原…当绝大多数人都将目光聚焦在金融创新和息差获利时,我们看到的是运输本身的粗旷和低效——这是小牛物流的缘起。

从程序英雄到互联网的造富运动,还有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请教视频通话的那股子虚心劲,“ITer”(我以为这个词是我造的,后来有同学诚恳指出著作权早归他人)们总有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劲,除了金融、航天,其他行业统称“传统行业”。于是,13年底、14年初一下子冒出各路诸侯试图用APP实现车和货的匹配,并欲颠覆物流这个“传统行业”——我们也偷偷的追了一把这个风口,现在想来幸亏没有擎起颠覆的大旗,否则要被自己羞死。后来有的从江湖上消失了,有的被吹成了虚胖,全国扩招然后再全国裁员。还继续在路上的伙伴们都开始往下沉了,只是虾蟹各有各的道。

物流是一个永恒的行业,历久弥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懵懂记得开大货的大哥兜里常常揣上千块的现金,带鱼海鲜论箱的买,我跟父亲说长大以后也要开解放(注:解放牌货车)!后来有个从小捣蛋的发小接过了我手里的枪,开上了威风凛凛的陕汽重卡,但他现在过得并不轻松。百度(家长担心Google会让我们变坏)上也一堆《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之类的调查文章。警察大哥那位做物流的发小,可能是前些年完成的积累吧,至少在过去这一年多里我们所接触的物流公司老板以及司机兄弟们一律的愁眉苦脸。

在中国,有3,000多万的卡车司机,95%本质上是个体,平均40%的空载率和72个小时的配货时间——这是现状。空载率根本上不是效率问题,而是供过于求,甚至于配货时间也是因为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的。试想遇到“带鱼海鲜论箱买”的好光景,谁都不会舍得让车在那趴着等72个小时。好在这个行业市场足够开放,我们相信《国富论》所写,“上帝之手”终将淘汰那些该淘汰的,供需关系将重新回归到平衡。

“车货匹配到底该不该存在”也是一个毋庸争议的伪命题,一如倪光南院士讲“信息技术的本质是实现信息对称”。但我想一味的追求“车与货之间的匹配”或许立意太低了,要相信上下游之间多年的伙伴关系不是简单匹配出来的,还有中国文化背景下浓重的老乡情、熟人情,以及姐夫和小舅子之间微妙的关系。这个市场终究有一些过剩的产能要被挤出去,这个市场也终将一直繁荣下去,只是谁该离场、谁又能留下?!

物流,已经历久,更需弥新。